消失40年怪魚在青海現身?數量少還沒人認識,這種魚真需要保護?
2023/09/26

在今年8月的青海,中國科學院和當地的專家們在瀾滄江上游調查的時候,發現了一條已經40多年沒出現過的怪魚。

這種奇特的魚在70年代還有過少量記載,後來很多人都以為它已經滅絕了,專家們都說這次真沒想到還能再看見它。

那這到底是什麼魚?會不會又是什麼當地人都見過、專家卻不認識的魚?



「神秘物種」細尾鮡

這種40多年沒出現過的怪魚,叫做細尾鮡(

zhào),是一種生活于青藏高原地區的魚類,也是在三江源流域——瀾滄江唯一的肉食性底棲原生魚類。

細尾鮡全身以灰棕色或黃褐色為主,腹部顏色稍微淡一些,體長約20~30厘米,身體呈紡錘形,頭部大且扁平,吻部以一條長而斜的裂口為特征。

其中最特別的當屬它的尾巴,又細又長,這也是它名字的來由。

作為一種底棲類生物,細尾鮡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湖泊里的沙底和石底。

這種魚類也只限于青藏高原特有,這是因為青藏高原的水域清澈干凈、含氧量高、水流緩慢,很適合細尾鮡生存。

細尾鮡是一種雜食性魚類,主要以底棲動物、浮游生物以及其他一些水底植物為食。除此之外,由于細尾鮡已經有長達幾十年沒出現在人眼前了,以前對它們的記錄少之又少,因此專家對它們的了解程度也不高。

再加上近幾年來,城市化規模越來越大,細尾鮡的棲息地不斷縮減,導致它們「無家可歸」;另外,不少工業區會將污水排到河流中,污染了它們原本干凈的環境,更是加速了它們滅亡的進程。

雖然細尾鮡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生物,但和它相關的資料和圖片卻少之又少,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這物種的存在,實在是令人惋惜。



細尾鮡其他的罕見「親戚」

除了細尾鮡,它的那些「鮡科親戚」也同樣瀕臨滅絕的境地。

先是在外觀上比細尾鮡大個幾倍的巨魾(),它同樣也屬于鮡科動物,但屬于魾屬,主要在紅河、瀾滄江、怒江流域和印度恒河中生活。

作為鮡科中體型最大的「老大」,由于它的奇特外形,巨魾有著眾多稱號「老鷹坦克」、「坦克鴨嘴」等等。據說它的體型可以達到2米左右,讓不少釣到它們的人大為震撼。

巨魾和別的鲇魚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它的「胡須」給人一種骨質、頗感鋒利的感覺,好像兩把鐮刀從它的口周圍伸出來。也正是它的這個嘴巴,讓它有了許多威風凜凜的綽號。

然而近幾年來,它們也面臨了和細尾鮡一樣的境地:自己的家鄉被破壞污染,導致走向了瀕臨滅絕的境地。

巨魾逐漸消失還有一個原因:巨魾的棲息地瀾滄江和怒江都是水電站建設的重要區域,近幾年來不斷有大壩在附近搭建,導致它們遷徙和產卵路線都被阻斷,無法正常繁殖。

除了巨魾,還有一種和細尾鮡長得相似的鮡科「兄弟」——石爬鮡,它也是鮡科鲇形魚類。在外觀上,石爬鮡和細尾鮡有點相似,也是頭部比較大,身材小而扁。

和細尾鮡一樣,石爬鮡的家鄉也在青海,分布于長江上游,也喜歡棲息于山澗溪河多礫石的急流灘上。

石爬鮡又被稱為「石爬子」、「青石爬子」、「黃石爬子」等,這是因為它們特別的行動方式:它們會將自己的腹部和胸部貼于石頭表面,采用匍匐的方式移動,等到9~10期間,石爬鮡會將自己的卵依附于水流急的河道里的沙石上。

石爬鮡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然而隨著環境的破壞,它們也慢慢走向和細尾鮡一樣的消失結局了。

不只是這些魚類,還有很多我們叫不出名字的動物,都因為人類的貪婪而悄無聲息地走向瀕臨滅絕的境地,實在是遺憾。



細尾鮡現身的含義

生態環境中的生物鏈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的,因此細尾鮡的現身意味著當地的水域在逐漸變好,它們的出現還意味著我國的生物庫對它們的空白部分將可以被填滿,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它們。

另外,細尾鮡作為一種掠食性動物,它的現身更是意味著生態系統將具有更高的多樣性,也是對食物鏈的保護。

如果沒有掠食性動物,食物鏈將會被打破,最終會殃及到更多的物種,鯊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有專家發現,只要鯊魚在的地方,那些低一層級的掠食者不敢前來覓食,只能轉移到別的地方,這段時間正好給更低層的動植物留下了恢復生長的時間。

等到冬天來臨,鯊魚前往更溫暖的地方進行過冬,那些中層掠食者再次回來覓食。這樣一來,生態鏈的上中下幾層便起到了一個良好的循環。

之后專家還模擬了如果沒有鯊魚的存在,會有什麼樣的后果。

之后他們發現,如果沒有鯊魚這種掠食性動物的存在,中層數量更多的掠食者會大量捕食大量繁殖,讓生態鏈底層的植物和小動物沒有機會繁衍生息,中層掠食者的數量膨脹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會因為食物不夠而銳減。

所以有些人以為鯊魚很兇殘,殊不知它在保護生態鏈上起到了重要地位。這就是掠食性動物的存在,其實不只是鯊魚,每一種生物都有著自己所在那一環節的重要作用。

同樣的,細尾鮡也起到了有效運轉生態鏈的效果。作為瀾滄江食物鏈中的一個掠食者,細尾鮡通過捕食能夠控制底棲生物數量,防止底棲生物大量繁殖而影響水體的整體生態。

最重要的是,細尾鮡的篩選和進食都能增強適應環境的基因,不僅有助于保持生物多樣性,更是保持了更多生物物種的進化。

據說,除了細尾鮡,還有更多極少「露面」的物種也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如前腹裸裂尻魚、瀾滄裂腹魚等原生魚類,這些都意味著水質環境在好轉,我國保護環境的策略起到了顯著作用。

所以,當一些人不理解為什麼要關注這樣一種不知名的物種、又為什麼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保護這樣數量稀少的小魚,其實是因為他們還并未發現這樣的「小生物」對于整個「大環境」的重要性。

雖然這些魚類才「初露端倪」,對它們采集的資料還不夠全面,有關調研還在進行中,但它們從「滅絕」的境地到出現,說明我國的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這樣的好苗頭更是啟示著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遠,但也需要為這樣的一條路而努力。



參考文獻:【1】科海魚 為什麼鯊魚是海洋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2】北青網 特有珍稀魚類細尾鮡重現瀾滄江【3】小胡魚技 重大發現!曾極度瀕危銷聲匿跡40余年,如今重現三江源【4】釣魚人木木 石爬鮡:淡水魚類中的「貴族」,以前賣到一斤上千元,如今吃不得【5】網易 巨魾,我國最接近「水怪」的魚,最大幾百斤,卻悄然消失【6】酷釣魚 巨魾是什麼魚?【7】八戒說科學 罕見!青海驚現40年未見瀕危魚類,是生態環境好轉的標志嗎?

baby被冷水澆臉,眼窩處的雙眼皮貼被沖掉,露出素顏看傻全場人,網:整沒整容很明顯
2023/07/26
李小璐年輕時照片曝光,比整容后漂亮一百倍,怪不得當初那麼紅
2023/07/26
「蜜桃臀」算啥,昆凌的「栗子臀」才叫驚艷,難怪被周董寵成公主
2023/07/26
劉亦菲自己都想刪除的8張尷尬照,網友:得罪了造型師
2023/07/26
49歲鄭秀文「瘦得沒有肉」,一襲緞面裙卻能凹出「S身材」,闊太氣質根本藏不住
2023/07/26
娛樂圈頂級骨相美人,只服這9位,無一例外驚艷了一整個時代
2023/07/26
劉德華妻女迪士尼游玩!朱麗倩打扮樸素「素顏出鏡」,10歲女兒身高已超媽媽肩,網友:和爸爸劉德華長相十分相似
2023/07/26
「影壇大哥」萬梓良,落魄到去商演,為何卻還拒絕周星馳的好意?
2023/07/26
48歲林志玲同框29歲昆凌,她風情嫵媚美成貴婦,合照不輸天王嫂,網友:昆凌看起來好嬌羞
2023/07/26
5個版本的黃飛鴻,李連杰只能排第二,最后一位至今無人能超越
2023/07/26
有種基因叫曾志偉的四個兒女,本以為很一般,沒想到卻一個比一個驚艷
2023/07/26
香港男星轉行做按摩師!逆境下投資6位數開店,加入TVB22年不受捧
2023/07/26
她才是真正的「豪門殺手」,44歲依舊如花似玉,李嘉欣都自愧不如
2023/07/26
張馨予放肆秀身材!雖然裙子是「透肉」的,卻引網友一致好評:毫不低俗
2023/07/25
當女星展現美背殺:楊冪楚楚可憐,趙麗穎甜美知性,馮提莫太撩人
2023/07/25
38歲陳妍希時隔多年再扮古裝!五官精致靈氣逼人,被網友熱議:以前是得罪了造型師
2023/07/25
楊冪時隔8年再演清宮戲,這回扮「令妃」,傾城絕世,網友:這是令妃最美的樣子
2023/07/25
郭晶晶貝嫂合影被翻出,氣質差距太大惹爭議,網友:不在一個檔次
2023/07/25
娛樂圈6位「少數民族」美人:長相靈動,氣質出眾,有人讓人意想不到!
2023/07/25
本以為吳謹言扮演的「魏瓔珞」夠美了!當看到她的古裝照,這才是絕版的古典美人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