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閣深宮,嬪妃爭寵,權謀橫生。《如懿傳》以其宏偉的歷史背景和扣人心弦的劇情,成為一時佳話。
然而,深究其中,嬪妃們之間的明爭暗斗,謀略縱橫,卻也讓人們對其中的人物命運倍感唏噓。
尤其是身份顯赫、家世高貴的富察皇后——瑯嬅,她明明手握一手好牌,卻最終遭遇骨肉分離,死時眾人稱好,連自己的皇帝丈夫匆匆趕來都只是為了逼問真相。
瑯嬅,身為富察家族的女兒,地位高貴,家世顯赫。她從小生活在尊貴的富察家族,被寄予了無限的期望。
在入宮后,她一直保持著對家族榮耀的高度關注,對家族子嗣的期許也不曾間斷。
她的一切舉動,都是為了維護富察家族的聲譽,謹小慎微,毫不敢有半點輕忽。
瑯嬅雖身居后位,雖并未犯下大錯被后宮眾嬪妃視為眼中釘,兩個兒子都被害死,女兒遠嫁,連皇帝都厭棄了她,最終凄慘死去的原因有三:
首先,她的耳根子太軟,對于那些挑撥離間的言辭容易動搖,而最終成為她的軟肋。
潛邸時期,她未能堅定站在自己只想安穩做好正妻的立場上,大婚之夜更是因為弘歷選擇陪伴自己的青梅竹馬青櫻而恨上了她,不停地使絆子。
入宮之后,她與潛邸舊人金玉妍、高晞月組成「反如懿同盟」,在金氏挑唆和行動下,策反如懿丫鬟阿箬陷害她進冷宮不算還屢次趕盡殺絕。
看到如懿的好友海蘭放風箏報平安,阿箬一挑唆就讓海蘭雨中罰跪,成為海蘭黑化的加速劑,設蘆花局害死了瑯嬅兒子永璜。
高晞月在冷宮附近撿到冥紙就認為永璉之死是如懿手筆,放蛇害如懿致使如懿絕地反擊成功回宮。
其次,敵友不分,使得她在宮廷中的地位更加孤立。
對金玉妍的過分信任和對高晞月的誤解,讓她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金玉妍在背后搞鬼,使得瑯嬅最終成為了眾矢之的。
而高晞月,雖然對瑯嬅忠心耿耿,卻被瑯嬅的誤解所困擾。
當高晞月從如懿處得知手鐲里不孕的零陵香,整個人都瀕臨崩潰:明明自己一直為皇后鞍前馬后,沒想到她卻害自己連個孩子都沒有。
高晞月臨死前向皇帝以死陳情所有壞事都是皇后的主意,自己只不過是辦事的。
高晞月還讓茉心謹記皇后害了自己,為給高晞月報仇,茉心聯手白蕊姬利用自己染病的衣服害死嫡子永琮,徹底斷了皇后的生機。
最后,缺乏共情,使得瑯嬅在身邊的忠仆素練與蓮心之間產生裂痕。
瑯嬅對于素練的過分苛責和對蓮心的不善待,讓這兩位忠心耿耿的侍女最終離心離德。
素練家里有患病的娘,最需要銀錢。偏瑯嬅提倡節儉,帶頭裁剪自己及身邊人的用度,素練月例被減半,生活及其困難。
金玉妍的銀票和補品流水一般的送到素練手上,更是在瑯嬅想把素練送給王欽對食時出言阻止,徹底收買了素練。
王欽非蓮心不娶,被王欽這個變態百般折磨,她向皇后求救但還沒等開口就被皇后堵了回去,蓮心只能投河自盡幸得如懿相救。
瑯嬅落水時,素練與蓮心都在不遠處,卻沒一人搭救,足見二人對瑯嬅當日所作所為的心寒。
瑯嬅最終含恨而終,不僅是因為她在宮斗中失意,更因為她對于家族榮耀如履薄冰和身邊人的敵友不分、缺乏共情的態度。
她的結局成為了后宮斗爭的犧牲品,眾叛親離,孤苦伶仃。而皇帝在她的離世面前,更是質問之后甩手離去,對她的過往毫無留戀。
《如懿傳》通過瑯嬅這一人物的悲劇命運,展現了宮廷深處的爾虞我詐、明爭暗斗。
她的故事告誡我們,在這個權謀紛爭的世界中,即便是高貴的身份也未必能逃脫命運的捉弄。
瑯嬅最后含恨而終,成為了宮廷斗爭的一部分,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宮斗題材的電視劇所要揭示的深層次內涵。
或許,只有在細細品味中,我們才能真正領悟這個古老宮廷故事中所蘊含的悲歡離合。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