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自從出現在市場上,就是出了名的頂級觀賞魚,比如,普遍來說金龍算是最貴的,一條品相極佳的金龍魚能登上拍賣會,價格真有可能上不封頂。
玩家非常講究龍魚的品種與血統,不過,今年有人搞出了天價新品種,據培育者說,他花了整整3年,才讓銀龍和紅龍成功突破生殖隔離進行雜交,生下來的那可都是龍魚界的珍稀「獅虎獸」,一條魚苗就能賣到100萬以上!
魚類一次產卵的數量可不少,一條魚苗100萬,這價格可以說實在是高的離譜。莫非這是「資本金」們的商業炒作?魚苗真的值這個價嗎?
2023年9月5日,浙江杭州的張先生在采訪中給大家展示了正在孵化的新品種魚苗。
那銀龍的嘴巴之中滿滿都是小魚苗。這些魚苗來之不易,為了這一時刻,他已經研究了3年之久。
如果能夠幸運地繁育出具有銀龍的體型、紅龍的顏色的魚苗,一條小魚苗的售價將有望超過100萬元。看到銀龍嘴里一窩的魚苗,不少網友調侃道:這一窩魚苗能夠在杭州買下一棟樓!
但魚苗估價一出,很多人紛紛表示不太理解,不就是一條魚,它的價值究竟在哪里,憑什麼能賣到100萬呢?
龍魚始于地球遠古時期,最早出現在距今3億年前的石炭紀,屬于原始物種之一,可以被稱得上是實實在在的「活化石」。
在原產地它被人們稱作「arowana」(西班牙語),翻譯成中文為「長舌」,拉丁文名「」直意便是「舌頭骨化」之意。因此,龍魚不僅僅指的是某一種魚的名字,而是所有骨舌魚科的籠統總稱。
骨舌魚體型普遍很大,成魚體長通常50-100厘米。體態勻稱,擁有類似于四肢的鰭。色澤艷麗,擁有著排列整齊的大鱗片,鱗片上反射出不同色彩,散發誘人光澤。
再加之長相有富態之感,看起來雍柔典雅,華麗異常,有「水族之王」的美稱。東南亞、香港等多地,受到「龍」文化影響,也將它喚做「龍魚」。寓意著能逢兇化吉、招財進寶。
龍魚主要有2個分類,一個是異耳魚亞科,另一個是骨舌魚亞科。
異耳魚亞科下有2個物種,是南美的巨巴西骨舌魚以及非洲的尼羅異耳骨舌魚。骨舌魚亞科有南美洲雙須骨舌魚、費氏骨舌魚、澳洲硬骨舌魚、喬氏硬骨魚以及亞洲的美麗硬骨魚。
其中巨巴西骨舌魚分布在亞馬遜河跟奧里諾科河,也是有鱗淡水物種之一,體長可達到2-2.5米。
龍魚原本是在南美洲出現的,隨著地殼運動逐漸進入亞洲等地開始繁衍生息。亞洲龍魚原產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越南、柬埔寨等國家,因產地不同品系也有所不同。
比如市場上的印尼紅龍、紅尾金龍、馬來過背青龍等等。
若是有人喜歡養魚,那應該多少都聽說過銀龍。
銀龍魚的學名是雙須骨魚,屬于骨舌魚科,是龍魚中最早披露的魚種,最為多見。在台灣被稱為「銀帶」,日本稱「銀船大刀」。
銀龍成年體長約為100厘米,高15厘米,呈現出長款形。身體上五排銀白半圓形巨大鱗片,帶有金屬銀色質感,熠熠生輝。
若是幼魚到成魚時期都喂食磷蝦,成年之后銀龍的背鰭以及臀鰭部分會有紅色出現,有一些體側鱗片邊緣也會變成紅色,十分漂亮。
銀龍魚主產南美洲圭亞那以及巴西亞馬遜河流,后引進至美國及日本等國家。目前,我國市場上所見的銀龍大多都是由南美轉美國引進的,本土繁殖的極少。因此,國內銀龍魚苗的價格也居高不下,普通的幾十元,養好了的成年魚那可就貴了。
然而,在中國被當做奢侈魚的銀龍,在原產地卻「同魚不同命」,亞馬遜捕撈上的銀龍往往會被送上餐桌,就像鰱鳙在中國送上餐桌一般平常。
雖然銀龍在本土繁殖能力強、數量多,但它們性格溫順,常以水生昆蟲、小魚、蛇、青蛙等為食。
除此之外,它們生長期以及成熟所用的發育期都很長,雌魚需要6-12年,雄魚也需5-16年才能繁殖。
一對銀龍每次產卵200-300粒,自然條件下將會由雄魚含在口中保護40-60天才能孵化。仔魚還得依靠卵黃囊生活8天時間,才可自己游動開始攝取食物。
比銀龍魚更加美觀的,是紅龍魚。它身體不僅有金屬光澤還細分為橘紅、粉紅、深紅、血紅,在水中游動宛如一幅美麗的風景。
紅龍是美麗硬骨舌魚,是硬骨舌魚屬的魚,主要分布于印尼蘇門答臘以及加里曼丹一帶河流。
由于它繁殖能力弱,又被寓為吉祥的化身。港澳台地區一條極品紅龍售價更是超過百萬元。
由于長相美觀再加上有吉祥寓意,很快就被大量捕撈,以至于1980年時,紅龍就已被列為瀕危保護動物。
數量越來越少,各個國家開始研究人工繁殖。紅龍魚人工繁殖在1995年已有研究,其中最有話語權的當屬新加坡。
他們采取半自然生態環境來養殖紅龍,通過模擬環境刺激母魚排卵,使雌雄龍魚自然交配,由雄性含卵孵化。但即便精心照顧之下,卵的孵化成活率也不過30%。
為了避免吞卵情況出現,有時技術員還需要及時將卵提前從雄魚口中搖出,由人工繼續孵化。通過這種手法,將孵化率提高至80%。
目前,只有人工飼養的紅龍能夠在市場上售賣,要是販賣野生紅龍,那就做好牢底坐穿的準備吧!
我國沒有本土龍魚,只能依靠進口,因此價格也居高不下,動輒幾千上萬元。紅龍跟銀龍的價格本就不低,它們雜交而成的新品種自然也就價格不菲。
其實,雜交的新品種魚苗之所以能開出100萬的高價,除了本身銀龍紅龍本身具備高價值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紅龍跟銀龍本來就不是一個屬的動物,本就存在生殖隔離,雜交魚苗的培育更是不易。
銀龍生活在南美以及巴西亞馬遜河,而紅龍則生活在印尼,兩者雖然都屬于硬骨舌魚的品種,沒有人為干預情況下,一輩子都見不到一面。長時間的地理隔離,本質上讓這兩個品種上存在生殖隔離。
就像獅子跟老虎,雖然都是貓科動物,但由于生活區域不同,基本上見不到面,基因更是早就演化出了一定的區別,更別提擦出火花,孕育出愛情的結晶。
動物的甚至隔離,是幾百萬年甚至是幾千萬年進化遺傳中穩定下來的,由于染色體數目不同,不同物種之間理論上不能產生后代。
就像馬跟驢,一個染色體數64一個62,后代會繼承父母雙方各一半染色體,此種情況下后代染色體不能減數分裂,也就不能產生可育生殖細胞,不具備生殖能力。
但在人為干預之下,獅虎獸和虎獅獸還是誕生了,騾子數量也不少,現在有人用銀龍和紅龍跨屬雜交出了后代,難度其實真的不小。
如今,張先生手里的雄性銀龍基本上完成了自己孵化的使命,幼仔孵化之初由專業人士將幼仔從銀龍口中搖出,能夠清晰地看到幼魚的身體上還帶有卵黃囊。銀龍跟紅龍雜交魚苗的出現,宣告突破生殖隔離。
不過,這一批小魚苗現在還太小,不知道雜交出來的品種品相究竟如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如果銀龍跟紅龍的雜交小魚仔開售,你會愿意購買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發表自己看法與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