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蘋果在過去幾十年里打造了獨屬于自己的生態體系,從軟件到硬件,幾乎都是以蘋果自己的生態為主。軟件的iOS操作系統,硬件的Lightning接口等等,這些生態讓蘋果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呼風喚雨,卻也被打上了「壟斷」的標簽。
歐盟重拳出擊,已經強制蘋果統一了充電接口。不僅如此,歐盟再次喊話,事關軟件系統生態,庫克不愿看到的情況發生。
美國科技巨頭長期處于野蠻生長的發展環境,最終形成以自我為標準的行業規則,蘋果、谷歌、亞馬遜、微軟等等各大美企均有屬于自己的標準。他們在自家的產品下推廣自己的產品,對競爭對手卻排除在外。
這有違公平公正的競爭原則,于是歐盟出手了。歐盟專門制定了《數字市場法案》,該法案要求企業開放應用程序和競爭對手一同發展,禁止強制捆綁自家的軟件,封閉生態環境限制用戶使用其應用商店等等。
換句話說,歐盟就是要打破美國科技巨頭的壟斷地位,避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打壓競爭對手。蘋果成為了首批被歐盟出手的企業,歐盟規則下,蘋果終究還是妥協了。
針對硬件生態,蘋果在iPhone15系列手機統一了USB-C充電接口,和主流的安卓充電口形成了大一統。
當然,充電接口是統一了,充電協議卻沒有統一,還是會出現某些安卓品牌充電器無法與iPhone15連接充電的情況。
但至少蘋果邁出了重要一步,愿意舍棄龐大的Lightning接口配件市場利潤。蘋果每年靠Lightning接口可以賺取幾十億美元的營收,可如果蘋果不統一充電接口,歐盟一旦做出強制措施,就不是蘋果能接受的了,只好妥協。
讓蘋果沒想到的是,軟件接口的統一只是開始,歐盟已經把目光放在蘋果軟件系統生態了。
要知道,封閉的iOS系統生態給蘋果帶來巨大的競爭優勢,由于蘋果對iOS生態系統的嚴格控制,包括應用商店審核和硬件和軟件的整合,其設備和應用程序的安全性較高。
這種封閉性有助于減少惡意軟件和病毒的傳播,并為用戶提供更安全的使用體驗,系統的流暢性也變成非常高,一部iPhone手機使用四五年也不會卡頓。
系統封閉的確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弊端也是有的,容易被蘋果壟斷話語權,用戶只能在蘋果應用商店下載軟件,無法通過互聯網渠道或者第三方安裝應用,也造就了蘋果30%抽成的「蘋果稅」。
歐盟再次站了出來,喊話蘋果開放生態。據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表示,根據《數字市場法案》的規定,蘋果和其它大型科技公司下一步的工作是向競爭者敞開大門。對此該專員敦促蘋果公司開放軟件生態系統。
其實從歐盟提出《數字市場法案》的時候,就要求蘋果禁止捆綁自家軟件,不能封閉生態環境,并且要在明年3月6日之前完成整改。
如若科技公司還沒有整改,觸碰規則紅線的話,按照《數字市場法案》的處罰規定,最高可以罰款企業10%的全球年營業額。若屢教不改,則將額度提升到20%,最嚴重的情況就是被踢出歐洲市場,禁止運營。
就算是蘋果也架不住這樣的處罰,或許就是因為這般嚴厲的處罰措施,蘋果才愿意舍棄使用數十年的Lightning。更換接口也能繼續賺錢,好過被重罰。
庫克不愿看到的情況發生了,歐盟要讓蘋果開放iOS系統生態,首要整改的范圍或將包括開放第三方應用商店,讓蘋果手機能夠向安卓手機一樣,從第三方,互聯網渠道安裝應用,甚至是支持用戶分享安裝包安裝。
歐盟為了讓蘋果無話可說,還告訴他別拿用戶隱私說事,稱「歐盟法規既促進了創新,也不妥協于安全和隱私。」
歐盟給出了蘋果整改的期限,2024年3月6日之后,說不定真的能看到蘋果開放生態的場景。那麼蘋果放開生態會有何利弊呢?
利的方面來看,放開iOS生態可以讓開發者更自由地開發和發布應用程序,而不受蘋果嚴格的審核和控制限制。這將促進創新和多樣性,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還能可能引入更多的競爭,以多樣化的形式為用戶提供更廣泛的內容體驗。
弊的方面來看,則是增加惡意軟件和病毒的風險,因為開發者將有更多的自由來發布應用程序,到時候各種未經審核的風險軟件就有可能入侵用戶手機,竊取隱私數據。
而對于蘋果來說,最大的弊端就是削弱他們的壟斷地位,導致收入下降。往后將無法通過應用商店和應用內購買獲得大量收入。
擺在蘋果面前似乎沒有更多的選擇了,歐盟的規定不是說說而已,否則蘋果也不會統一充電接口。
硬件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軟件,不知道蘋果開放系統生態后,用戶是否還會繼續留下來。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