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理解,為什麼昭節皇后一定要讓任如意生一個孩子,為什麼任如意一定要聽昭節皇后的話給自己生一個孩子?
看完《一念關山》第十二集才知,所謂的孩子其實是昭節皇后想要任如意活著的一個心理寄托。
五年前,安國昭節皇后困于邀約樓,任如意趕往營救,可當她趕到的時候邀約樓已是一片火海。
任如意想救昭節皇后出來,可昭節皇后似是存了死志,只叮囑任如意說,「這輩子千萬不要輕易愛上男人,但是一定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孩子。」
昭節皇后葬身火海,任如意背上了刺殺昭節皇后的罪名被關于詔獄之中,幸得人相助才得以借自焚從詔獄之中假死脫身。
之后,任如意便一直想要查找昭節皇后死的真相,并且將昭節皇后的那一句「一定要有個自己的孩子」奉為圭臬。
可她不知道,也從來沒有想過,昭節皇后一定要她有個自己孩子的真正原因。
昭節皇后為什麼一定要讓任如意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呢?「孩子」意味著牽掛、擔憂、束縛,意味著正常人的生活。
昭節皇后對任如意有此囑托,其實和任如意身上的「標簽」有關,昭節皇后希望任如意可以甩掉她身上的那些標簽,回歸正常人的的生活。
任如意的身上到底有哪些標簽呢?這些標簽對她有哪些影響呢?
1、刺客
任如意是安國最好的刺客,「一月三殺節度使,七日褚國披國喪」,她的世界里沒有喜怒哀樂,只有完成任務。
她就像是一個被朱衣衛牽引著的一個木偶人,專注于刺殺,專注于完成上級任務,不會想緣由,也不想因果。
昭節皇后讓她生孩子,她便一定要給自己生個孩子,她不會去想其中的深意,只知道照做,即便她并不喜歡孩子,她也不愿違背昭節皇后的遺愿。
聽話、服從是她刻在骨子里的,正如昭節皇后所說,任如意前世就像是一把劍,一把幫他人殺人的兵器。
昭節皇后不希望她成為一個殺人機器,她希望她能回歸正常人的生活,不要再當朱衣衛手中的一把刀,皇室手中的一把刀。
2、孤狼
元祿說任如意是二狼,但其實任如意是頭孤狼,沒有感情,很難親近。
又或許,不是她很難親近,而是她不懂得與人親近,她很難對人放下戒心。即便是曾出生入死玲瓏、與她相處了一段時間的義母,她也無法做到與他們真正的親近,總感覺中間隔了一層。
任如意的性格會變成如此這般,主要有三個原因:
其一,朱衣衛內斗嚴重,任如意沒有背后可托付之人,她從小生活的環境和氛圍,養成了她這般冷情的性子。
其二,昔日的同伴之后可能成為爭鋒相對的敵人,可他們作為殺手卻連問為什麼的權利都沒有。殺手是很難有個人感情的,又或許說殺手不配有個人情緒。
任如意剛被賣到朱衣衛,帶她的紫衣使給她上了狠狠地一課。任如意的父親在賣她之前給她買了一根糖人,她很是開心,因為她的情緒外露,被紫衣使打了整整三十一鞭。
其三,任如意是殺人無數,可同時她也見證了太多的死亡,任如意身邊的人都慢慢地離開,見過了生死,也就不會再過多的在意生死。
在很多的時候,她都會避免自己投入太多的感情,防止他日因為他人的離開而傷心,這也是她自我保護的方式。
長此以往,她的心在不知不覺間就被筑起了高墻,旁人越不進,里面的人出不來。
3、「單純」
雖說任如意曾經官至朱衣衛左使,可如意除了在武功上頗有造詣之外,在其他方面,她單純的像一張白紙。
她懂男人的心思,可她不懂感情,更不懂男女之防。在她眼里,這個世界沒有男女之分,只有死活之分。
朱衣衛內部競爭激烈,任如意走得每一步都很是艱辛,如果不是昭節皇后一直庇護她,提拔她,說不定她早就死于朱衣衛的內斗之中。
她孤僻、高傲,不善與人同行,更不喜與人合作,她只會憑實力說話,只會蠻干,不會智取,為了達到刺殺的目的可以為此付出生命。
她不如朱衣衛右使一般會諂媚向上,她只專心于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她的世界很單純,清醒的單純。
4、面冷心熱
任如意是一個面冷心熱的人,可恰恰是外表的冷掩蓋住了她內心的熱。長期的刺殺、殺人,在她的身上已經筑起了一道圍墻。
她不相信任何人,也不愿意相信任何人。可即便她從未有主動信任過別人,她也從來沒有讓信任她的人失望過。
玲瓏在她重新做白雀的時候照顧她,她說她不喜歡欠人人情,可她為玲瓏做的已經遠遠超過了人情那一步。
她和寧遠舟等人同行,便將他們的難處當成自己的難處,她將一切都歸之于交易,可她為使團做的已經遠遠地超過了交易中約好的一切。
她面冷心熱下掩蓋的是自己的重情重義。可旁人卻常常會因為她面上的冷而忽略掉她內里的熱,因為她的嘴硬而忽略她心底的那一抹柔軟和善意。
在成為朱衣衛的日子里,對她最好的人就是昭節皇后,昭節皇后教她讀書寫字,明辨是非,總是在她受罰的時候救下她,可謂是如姊如母。
昭節皇后說要她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她為了完成她的遺愿就真的選一個優質男人去父留子。可她卻不知,不懂,不曾揣摩過昭節皇后話中的深意。
昭節皇后說的孩子不是真的要她生一個孩子,而是不希望任如意再過刀尖上舔血的生活,她希望她能過正常人的生活,她希望任如意能夠學會愛自己,也學會愛別人。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