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對于恐龍都比較感興趣,作為曾經稱霸陸地的最大物種,它們的力量和體型都非常可怕,除了超大型草食性恐龍外,各種大型食肉恐龍之間也有很多競爭,由于生存的年代和地域不同,它們的對手和狩獵對象也有很大差別,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南方巨獸龍和霸王龍到底誰更勝一籌。
巨獸龍屬于獸腳亞目肉食恐龍,它們主要生活在白堊紀中期的阿根廷,它們有著碩大而堅硬的頭骨,狹長的嘴巴布滿了匕首般的利齒,從已發現的化石足以說明,巨獸龍體長達到14.3米左右,體重達到了近11噸,它們有著更加可怕的咬合力和撕扯能力,主要捕食其它草食性恐龍,偶爾也會捕殺同為肉食性的恐龍,戰斗力非常強大。
巨獸龍的頭骨雖然比較長,但是相對整個身體而言寬度顯得有點窄,它們的獵物絕非容易應付的小型食草恐龍,甚至超過它體重一半的素食性恐龍都會成為它的攻擊目標,這也是它為何演化得如此龐大的原因,30公分長短的鋒利牙齒,強大的骨骼及肌肉顯得更加兇殘,雖然它的前肢顯得非常短小,但是卻能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強大的后肢能夠在發現獵物時進行快速沖鋒。
在已知發現的最大食肉恐龍中,巨獸龍的體型可以排到第七位,和暴龍科的恐龍相比,巨獸龍的牙齒更加鋒利,邊緣帶有鋸齒能夠很好的切割食物,暴龍的牙齒更加大而粗,通常情況下都是直接碾壓獵物的骨頭,這也是它們牙齒上的區別,也是為了更好的適應不同的環境、巨獸龍捕食時只需要在獵物身上結結實實的咬上一口,產生的傷口足以使獵物流血致死,非常可怕。
由于體型等原因,巨獸龍的奔跑速度并不是很快,計算得出這種恐龍結構上最大可承受每小時40公里的奔跑速度。所以如果要捕食阿根廷龍這種大型草食性動物,無疑來說是一場耗時的追逐戰,軀干骨架非常窄,身體清瘦,這樣有利于長時間行走,和蠻龍、暴龍相比它的頭骨重量和密度都遠遠不如,更像是隱藏在暗處的刺客。
霸王龍估計是小伙伴都比較熟悉的恐龍了,它也是暴龍科中體型最大食肉恐龍,體長達到了14.7米,最重可達14.85噸,光是頭部長度就達到了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在眾多食肉恐龍中,也就棘龍比它體型更大,在白堊紀末期,它是當之無愧的陸地霸主,幾乎沒有恐龍能夠威脅到它的地位。
和暴龍科的其它恐龍一樣,霸王龍的前肢非常短小,看上去更加迷你,但是由于頭部非常巨大,所以起到了很好的穩定作用。霸王龍的牙齒非常粗壯,咬合的時候上下頜牙施加的力不完全相對,有利于咬斷骨骼,和其它肉食性恐龍比起來更加蠻橫,因為大部分肉食性恐龍的牙齒多用于穿刺和切割,和它相比也呈現出了更加鮮明的對比。
和霸王龍比起來,巨獸龍的頸椎比霸王龍長25%左右,而頸椎寬度只有霸王龍頸椎的50%寬度,南方巨獸龍的頭骨重量占了總體重的7%左右,是頭重占總體重比例最大的恐龍之一,比霸王龍的頭骨比重6.5%還要大,但是霸王龍的頸椎骨寬度是同體長南方巨獸龍的2倍,這只是相對于頭骨上面做出的比較,不過霸王龍的腦容量非常大,這也意味著它的捕食技巧非常成熟,無論是力量還是爆發力都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巨獸龍的體型和身高以及咬合力對上霸王龍都是沒有多大勝算的,雖然巨獸龍的牙齒非常鋒利,但是霸王龍的身體非常高大粗壯,而且強大的后肢擁有更強的爆發力,在碾壓性的對決中,巨獸龍的牙齒和身形都是占不到任何優勢的,而且作為暴龍中的一員,霸王龍的脾氣也是非常暴躁和兇猛的,強大的領地行為養成了好斗的習慣。
霸王龍作為有史以來最強悍的陸地霸主,無論是智商還是戰斗技巧都是非常高超的,獨來獨往的性格也養成了它的警惕性和好戰性,由于體型龐大,它們會頻繁捕獵,雖然巨獸龍在白堊紀時期也是屬于頂級掠食者,但是和霸王龍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在陸地上存在過的恐龍中,能打得過霸王龍估計也只有像地震龍、雙腔易碎龍那種超大型草食性動物吧。
責任編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