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0歲的羅海瓊又被頂上了熱搜。
起因是她做了個比較顯老的髮型而被吐槽,甚至許多觀眾直呼:認不出了,并表示這并不是那個曾經令人驚艷的最清純「妲己」。
對此,羅海瓊及時做出回應,在自己錄制的視訊中,她直言新髮型不僅不被網友接受,連丈夫和女兒都大力吐槽。
但她還表示自己很開心,因為自己舒服,不用非得照顧別人的情緒。
「我特別開心,因為我每天在家伺候他們仨,我的形象還得讓他們舒服的?不行,我必須要有一個我自己舒服的東西。」
「我覺得做一個有趣的靈魂更重要。」
此話一出,不少網友夸羅海瓊活得很通透,紛紛表示被她的松弛感治愈了!
其實,羅海瓊一直都十分接地氣。她曾被拍到出門買肉,完全沒有明星闊太的架子。
曾經的羅海瓊,是《蓮花童子哪吒》里的狐貍精,妖嬈不失清純。
是《像霧像雨又像風》中的方紫怡,有著天使般不食人間煙火的面龐,卻始終堅強。
是《大宋提刑官》里的英姑,美麗聰慧,不懼艱險匡扶正義,為民發聲。
可惜的是,盡管羅海瓊留下了眾多經典角色,但總有人忽略演技,只記住了她華誼老闆娘的身份。
雖然有人說,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但,以「嫁入豪門即贏家」來簡單定義羅海瓊,絕對是對她最大的低估。
01
「看準了就做,不懼從零開始」
1973年,羅海瓊出生在一個普通的雙職工家庭。
爸爸是救護車司機,媽媽是工人,上面還有3個勤學苦讀的哥哥姐姐。
幺女羅海瓊一改門風,愛唱愛跳,極有表演欲。
別人一捧場,她就大大方方當眾起舞,一點兒也不露怯。
因而剛讀完小學,懷揣舞蹈夢的羅海瓊便義無反顧報考了舞蹈藝校,後來,她又成功考進了蘭州歌舞團。
這一路,她看似走得順遂,還捧上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
可實際上,其中心酸難以言說。
初進藝校,黑黑瘦瘦的羅海瓊樣子不起眼,身體條件一般,幾乎沒有人看好她。
可她鐵了心要吃跳舞這碗飯,只管發狠練舞。別人跳一小時,她就翻倍跳兩小時,不斷自我加壓。
僅僅半年時間,她就硬生生把自己從角落里最不起眼的丑小鴨,變成了舞台上閃閃發光的白天鵝。
靠著狠勁兒,羅海瓊在進入舞團后很快就成了門面人物。
可慢慢地,羅海瓊從四平八穩的工作中,品嘗到了苦澀的味道。
舞台上那雷鳴般的掌聲,都是送給台前明星的,伴舞的她們跳得再好,也只是陪襯。
更悲哀的是,那些曾經的台柱子們在跳不動之后,只能給新演員化妝整理服裝,很難有新的舞台。
「伴舞這碗青春飯,吃不長久」,強烈的危機意識促使羅海瓊走出蘭州,另尋天空。
1995年,羅海瓊毅然離開歌舞團,報考上海戲劇學院。
而后,她不分晝夜,用兩個月時間瘋狂惡補了別人需要6年才學完的文化課。
最終,在辭掉舞團工作的當年,羅海瓊考進了上戲表演系。
在當時有太多人不理解羅海瓊的做法,穩定的工作說不要就不要,太沖動了。
但羅海瓊說,「我不喜歡拖泥帶水,做好決定就往前沖。」
這樣「不給自己留后路」的決絕選擇,在不久后,又上演了一次。
那是1999年,羅海瓊畢業留校擔任形體老師的第一年。
已經拿到上海戶口,工作體面又輕松的她,突然接到趙寶剛導演的邀約,請她出演新劇的女主角。
非常看重演出機會的羅海瓊,趕緊向學校提出申請,卻遭到了無情拒絕:要麼辭演,要麼辭職。
命運岔路口,于普通人而言,是艱難抉擇。
但對目標明確的羅海瓊來說,并不難。
她再次放棄所有,轉身以新身份一頭扎進了陌生的演藝圈。
兩度丟掉鐵飯碗,兩度重新起航,羅海瓊的果決不禁讓人想起一句話,「與過去斷絕需要勇氣,能夠從零開始,更是勇士。」
但凡不給自己設限,任何時候都無懼一切的人,既有破釜沉舟的氣魄,更有掌握人生主動權的能力。
最終,他們也一定能收獲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02
「沒有天降的好運,只有日復一日的努力」
2001年,民國偶像劇《像霧像雨又像風》一經播出,紅遍大江南北。
主演陸毅、陳坤、周迅隨之名聲大噪,而為演戲丟掉鐵飯碗的女主角羅海瓊,反倒沒掀起太大浪花。
身邊朋友替她不值,執著于想法的羅海瓊卻認為,比起在悔恨中虛度光陰,不如從逆境中發現不足。
羅海瓊深知自己在表演上存在短板,所以更加勇敢地挑戰不同類型的角色。
都市愛情劇,古裝歷史劇,軍旅題材劇,她來者不拒,甚至創下一年拍7部戲的記錄。
只要接了戲,她就投入200%的努力去演。
她曾經為了拍戲,與蛇近距離對視,生吃過滴血的牛肉,喝下溫熱的鹿血。
雖然,付出良多的羅海瓊始終離大紅大紫差了一口氣,但她每年至少拍3部戲的勤奮勁兒,還是吸引了華誼的注意。
2006年,華誼伸來橄欖枝,將羅海瓊收入麾下。
事業登上新台階的一刻,愛神也悄悄降臨了。
在公司組織的聚會上,很多人望著羅海瓊和她同桌的男人,笑嘻嘻地說,「大眼睛高鼻子,你們長得這麼像,不會是上一輩子的夫妻吧?」
單純的羅海瓊沒有聽出言外之意,反倒被對方身上好看的衣服給吸引了。
對方一本正經地告訴她,衣服是在某個跳蚤市場買的。
羅海瓊信以為真,興奮地拉著對方,「你一定要帶我去看看。」
對方被她的天真逗得哈哈大笑,羅海瓊這才發現,對方在逗自己玩兒。
這個男人不簡單,他叫費麒,是新來的華誼副總裁。
眾人的調侃,讓他們漸漸互生好感。
但當開始約會,羅海瓊才得知,費麒是個不婚主義者。
羅海瓊雖然對費麒很有好感,但她是個有原則的女人。
她覺得戀愛是件很嚴肅的事,出發點一定是奔著長久在一起去的,她絕不和不打算跟她結婚的男人在一起。
羅海瓊的堅持,讓費麒意識到,他對羅海瓊的愛遠比想象得多得多。
最終,他克服恐懼,為愛改變,選擇做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
2010年1月24日,費麒和羅海瓊在北京柏悅酒店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費加羅的婚禮」。
大半個娛樂圈的明星悉數出場慶賀,婚禮現場鋪滿百合花,簽字台的背景板是用玫瑰花和葉子擺出的新人姓氏的開頭字母。
為了給足愛人安全感,費麒還將自己所持股份轉給羅海瓊,讓她一躍成為華誼第四大股東。
一時間,「嫁入豪門的灰姑娘」,成了37歲羅海瓊的代名詞。
不知有多少人艷羨她運氣好嫁得好,后半生可以躺平了。
可就像作家螞蟻花開說的:沒有無緣無故的好運,每一次好運的降臨都是你曾經存下的利息。
哪有天生好命,只有一日一日的積累。
當一個人,無論何時都堅持成長,不蔓不枝,努力拼搏時,最好的事情總會在不經意間出現。
03
「時間像種子,種在哪里,哪里就會結果」
婚后,羅海瓊并沒有退圈做買包喝下午茶的豪門闊太,而是轉身去了劇組。
費麒緊隨其后,給她當小助理,每天做早飯,遞水拎包,忙得不亦樂乎。
愛的表現,不單單是送禮物說情話,更在于將理解和體貼融匯進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費麒知道羅海瓊熱愛演戲,他會幫她選劇本,找角色,全力為她托底。
而羅海瓊也知道費麒盼望著做爸爸,當寶寶如期而來的時候,羅海瓊毅然按下事業暫停鍵,回歸家庭。
2011年,羅海瓊生下了大女兒,2014年,小女兒也降生了。
為了女兒們的健康成長,羅海瓊堅持母乳喂養,睡眠嚴重不足。
她偶爾會吐槽孩子們是甜蜜的負擔,但更多時候,她在感恩,感恩孩子改變了自己,喚醒了內心。
孩子們要春游,她能5:30起床速度極快地準備好一頓色香味俱全的餐食。
偶爾外出的候機間隙,羅海瓊也不忘買一本育兒書,學習如何陪伴孩子的童年。
冬日里,她會帶著女兒們玩北京冬天必須要玩的項目,溜冰。
假期里,她陪孩子看兒童劇,做公益,到法國和當地藝術家學做人偶,給她們無拘無束自由快樂的童年。
她還會陪女兒練琴,告訴她們想要成功,必須要耐下性子反復練習。
她更重視孩子的國學修養,督促著大寶小寶都要學習寫毛筆字。
時間像種子,你種在哪里,哪里就會結果。
孩子們時不時向她表達愛意,「媽媽做的飯最好吃,媽媽辛苦了。」
當羅海瓊急脾氣上來時,女兒會拍著她的肩膀說,「媽媽你能輕點兒說嗎?」
當她找老公茬時,女兒會特別冷靜地點醒她,「媽媽,爸爸不是你自己選的嗎?」
在羅海瓊的精心教育下,兩個女兒開朗自信,明事理有孝心。
她這個做媽媽的,怎能不驕傲。
如果幸福感是100分的話,羅海瓊會給自己打99分。至于那1分,她想用完成夢想來實現。
這個夢想,就是回到魂牽夢繞的舞台。
盡管陪伴孩子的日子里,每天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但羅海瓊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個演員,
「我現在踏踏實實地生活,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我對人生觀、價值觀也在這段時間里進行了重新梳理。這些都是在為演戲做準備。」
2014年,《風箏》的劇本送到了羅海瓊的手中。
在費麒的建議下,羅海瓊只看了3集就因為劇本足夠精彩,決定出演。
但沒想到,她飾演的「像泥巴一樣的女人」韓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非議。
觀眾吐槽她的臉蛋皴得像蘋果,土里土氣不好看,性子更惹人厭,聲音還刺耳難聽。
羅海瓊根本不在意,「我以前演戲總愛把人物處理得稍微能討喜一點兒,不要太討厭,《風箏》完全沒有,我不怕觀眾在前面不喜歡她,因為我確定,最后一定會打動觀眾,因為她太真了,藏都是那麼真。」
羅海瓊是了不起的,在追求美的演藝圈,她不惜毀容式演出,為不討喜的角色幻化出豐厚的人物弧光。
恰如作家黃佟佟評價的那樣,「正派角色讓人愛不出奇,但演一個反派演到讓人恨到牙癢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一種成功。」
04
曾有不少人好奇,她為何會放著養尊處優的闊太生活不要,偏偏去吃拍戲的苦?
也許,答案就藏在她出道之初說過的一段話:
「人一輩子就是這麼多年,所以每個人的個體,一定要把自己活得充實一些,每天都是一樣的活,還不如讓這條路變得更寬一些。」
跳舞、演戲、當妻子、做媽媽,都是羅海瓊為充實人生而踐行的種種方式。
《醒來的女性》一書說:
「好的人生,就是任何一部分自我都沒有被扼殺、被離棄,各部分自我之間也不曾相互壓迫的人生。」
時光匆匆,聚散無常,這世間沒有永恒,唯有活出雙倍的精彩,方能不負此生。
沒有人會永葆青春、永遠站在巔峰。平淡接受時間帶來的一切,也是一種智慧,這或許也是羅海瓊身上松弛感的來源。
愿你我都能做喜歡的事,活成想要的樣子,擁有此生最大的幸運。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