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真正的聰明人,看起來都很笨
2024/04/11

話說兩百多年前,湖南湘鄉縣,曾家小院潛入一小偷,正準備行竊之時,一個半大孩子,帶著一本書回來了。

小偷沒法,只能躲進床底,他想,這孩子應該快要睡覺了。

不曾想,孩子點燃蠟燭,在那反反復復閱讀《岳陽樓記》,似不背誦完成,誓不罷休。

然而,讓小偷絕望的是,這短短數百字的文章,他竟然讀了一遍又一遍,背起來還磕磕絆絆,讀了好幾個小時,還沒背下來。

夏夜酷熱難耐,躲在床底的小偷,一邊是做賊心虛,另一邊確實是酷熱難耐,汗流浹背,只希望這娃娃趕緊背完,上床睡覺。

可這娃兒腦袋不靈光,一晃又兩個小時過去了,夜已深,他竟然還沒背會,背誦起來「缺胳膊少腿」,真是笨蛋。

終于,他再也無法忍受,從床底爬出來,完完整整背了一遍《岳陽樓記》,然后對那娃娃說:

就你這腦子,別讀書了,種地吧。

說完,揚長而去。

這孩子投去一個敬佩的眼神,然后繼續讀書。

這個腦子不太好使的孩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國藩,梁啟超說曾國藩做到了「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很多成功學還把曾國藩的一些事跡看成做人做事的典范,因為他從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能這樣努力的人,哪怕方式看起來很笨,卻也是極不普通的。

01

1811年冬天,曾國藩出生在湖南的一個小縣城的農民家庭里,祖上十八代,沒有一個讀書當官的人。

到了曾國藩的祖父這里,靠努力掙得了一些家產,成了一個小地主,就想讓后代好好讀書,考取功名。

所以,他將兒子曾麟書送去讀書。

曾麟書十幾歲就開始科考,可是他似乎不是這塊料,考了十六次,從十幾歲考到四十幾歲,連個最低級的秀才都考不上。

沒有功成名就,反而成了他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但他并不放棄,每次考試,總是第一個進考場,最后一個出來,然而每次看榜,都是金榜無名。

眼見兒子無緣科舉,曾國藩出生后,老曾就把希望寄托在孫子身上。

這位老人家,有愚公移山的志向,兒子考不上,孫子接著考,反正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總有一天會考上的。

可是,曾國藩自從生下來,沒有天降祥瑞,也沒有其他天才的跡象,他思維不敏捷,記憶還奇差。

幸好,這娃兒有個優點,就是特別努力,早上起得比雞還早,晚上睡得比狗還晚,自己跟自己死磕,一遍不行就讀一百遍,一百遍不行就讀一千遍。

曾國藩六歲進私塾,靠著不同尋常的努力,八歲就讀完了五經,九歲學寫八股文,十四歲開啟科考生涯。

從那時候起,父子兩人,一起考試,背著幾十斤重的行李,跋涉數百里趕考。

第一次,名落孫山,父親說,才第一次考,不要緊。

第二次,榜上無名,父親說,沒事。

第三次,還是落榜了,父親說,下次繼續。

可是第四次,第五次,他們在榜上找了半天,也沒看見自己的名字。

曾麟書已經不再安慰曾國藩了,都這樣了,再怎麼安慰都沒用。

連續考了幾次,父子倆都成了笑話,曾國藩也有些自閉。

第六次,父子倆一起趕考,兩人都卯足了勁,希望這次能考上。

父子兩相互鼓勵,互相打氣。

放榜那天,老父曾麟書,居然看見自己榜上有名。

他考上了。

這一年,他四十三歲,老曾家出了一個秀才。

可是曾國藩依舊沒考上,不僅如此,還被通報批評,因為文章寫得太差,被當成0分作文全校傳閱。

這一下,曾國藩出名了,成了全省名人,成了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02

考試落榜,反面教材。

這讓曾國藩覺得很屈辱,他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大挫折,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大恥辱。

他僅有的信心都被打擊沒了。

但曾國藩畢竟不是一般人,他知恥后勇,回到家后,就一頭扎進書房,仔細反思這麼多年讀書考試的經歷。

他不明白,自己明明很認真很努力,為何總是失敗。

于是,他開始反省。

反省出來的結果,一是自己太笨了。

這個沒辦法,只能更加努力學習。

但這不是理由,曾國藩找來其他人的作文,跟自己的進行對比,他發現自己寫東西,過于拘謹刻板,重視局部,忽略了整體。

要改。

隨后,他就在文章的大局觀上努力,曾國藩是個很認真的人,決定要改,不管多難,都會迎難而上。

1833年,曾國藩再次去考試。

考試那天,曾國藩早早就起了床,這一次,他自信已經找到了寫文章的技巧。

拿到試卷,認真審題,然后開始寫。

放榜那天,曾國藩起了一個大早,一番搜尋,曾國藩在榜尾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這一年,曾國藩第七次科考,他已經二十三歲了。

第二年,曾國藩參加舉人考試,這次考試,難度更大,但曾國藩一鳴驚人,居然一考就考上了。

這年年底,曾國藩乘勝追擊,想看看能不能一舉高中進士。

進士考試,三年一次,競爭巨大。

為了迎接這次考試,曾國藩一頭扎進岳麓書院,埋頭苦讀。

他刻苦得簡直令人發指,同窗半夜醒來,發現曾國藩還在埋頭苦讀,就抱怨說:

你怎麼白天讀,晚上還讀,還要不要人睡覺了?

曾國藩并不爭論,而是放低了聲音,繼續苦讀。

好事多磨,有些事情,努力之后,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曾國藩落榜了。

第二年,朝廷發恩,給所有未考上的舉子一個機會,但這個機會不屬于曾國藩,他沒考上。

回家路上,看到一套喜歡的書,曾國藩典當了衣物,買了這套書,背著一捆書,落魄不堪地回到家里。

父親見他如此狼狽,問其原委,曾國藩說了自己的經歷。

父親說:

「你花了這麼多錢而且還是借的錢買書,我不怕。借的錢我可以拼命想法替你還,你只要能把買的書認真圈點一遍,就算對得住我了。」

曾國藩保證道:

「從今起,每日圈點十頁,風雨不改,雷打不動!」

從那以后,他將這句話踐行了一生。

讀書,是對疲憊生活的一次越獄,當他讀書的時候,他就會超越現在的生活,看到另一種人生的可能。

03

1838年,曾國藩虛歲28。

他帶著盤纏,再次趕考,經過幾年的拼搏沉淀,這一次,曾國藩一舉高中。

進士之后,曾國藩又考進了翰林院。

就這樣,笨小孩曾國藩,成了翰林學士,曾家從未有過這麼光彩的事情。

曾國藩走通了這條路,他對于人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說:

「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辦事,追求高效率,講究算計,可曾國藩不這樣,他不是個聰明人,于是愿意下笨功夫。

高中翰林,光宗耀祖,曾國藩也有些飄飄然,但人是做不完的,祖父告誡曾國藩:

你的官是做不盡的,你的才是好的,滿招損,謙受益,你若不傲,就最好了。」

曾國藩記住了這句話。

1839年,曾國藩在家休息了將近一年之后,終于啟程去北京當官了。

他做了翰林院檢討,官職不大,但光鮮亮麗。

到了京城,和其他人一比,曾國藩又被打擊到了。

首先,他官話說得不好,一口難懂的湘鄉土話。

可是在翰林院,大多數人都一口好聽又漂亮的官話。

其次,他穿著打扮土里土氣,一副土包子的樣子。

再次,他以為自己不到三十歲就進了翰林院,是很優秀的,但這里的人,都很優秀,相比之下,他覺得自己見識短淺。

最后,和其他人比起來,他發現自己讀書太少。

以前讀書,就是為了考試,所以,他大概是最沒文化的翰林,根本沒啥學術修養。

有鑒于這種種,曾國藩不僅土,而且庸俗,舉止粗魯。

到了翰林院,他終于找到了一面鏡子,終于知道自己是多麼鄙陋淺薄。

人,如果一直在自己的舒適區,就不會發現自己的無知,所以,有時候需要進入一個更好的環境,你才有可能發現更好的自己。

04

到了翰林院,曾國藩才知道什麼叫學術,才知道什麼叫心性之學。

曾國藩有一個最大的優點,知錯就改。

他知道自己鄙陋,于是就讀書,改變自己。

他認真研讀王陽明的《傳習錄》。

少時,王陽明問自己的老師:

「何為第一等事?」

老師說:

「唯讀書登第耳!」

王陽明卻不以為然,反駁老師說:

「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圣賢耳!」

金榜題名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人生最重要的,是學做圣賢。

曾國藩覺得,自己境界真是太低了,學了一些科考的東西,考了一個高分,就以為自己了不起。

他浮躁,坐不住,還懶惰貪玩。

可是這樣的日子,讓他覺得很不對勁。

他有一個奇葩的愛好,就是愛去刑場看殺人。

他覺得,不好。

他這個人,還很傲慢。因為脾氣暴躁,為人傲慢,他經常跟人發生沖突,甚至大打出手。

他覺得,也不好。

最后,他還很虛偽,在社交上,言不由衷地贊美,喜歡夸夸其談,不懂裝懂。

他覺得,也不好。

除了這些,曾國藩還發現自己身上有一個大缺點,那就是好色,喜歡美女,還喜歡看別人的老婆。

這更不好。

所以,三十歲的時候,曾國藩給自己定了一個天大的目標:

「不為圣賢,便為禽獸。」

他告訴弟弟: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王之業,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

志向超大,可知易行難,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在,可真要改變,那可以剔骨削肉的事情。

然而,一個人要想戰勝自己,超越自己,就必須將壞的部分,從生命中剔除。

05

自從決定把做圣人當成唯一目標,曾國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自己,將自己身上那些不好的習慣,全部改了。

怎麼才能做到呢?

他去向前輩請教自我管理之道,人家告訴他,寫日記。

一開始寫,曾國藩也不知道有什麼用,就跟記流水賬一樣,將一些東西記錄下來。

可是漸漸的,他開始在日記里對自己提出要求。

他給自己制定了一些學習計劃,比如,每天早起,學習書法,然后讀經史子集,還要作詩文。

然而結果卻是,一個月三十天,他有一半多時間都起床失敗。

人家告訴他,寫日記的目的,是反省自己,清理自己,以此監督自己。

他寫了很多日記:

無事出門,如此大風,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

心浮不能讀書……

自究所病只是好動不好靜。

晏起,則一無所作,又虛度一日,浩嘆而已。

他有些規劃很明確:

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余偶談》一則。

除此之外,還要寫文章。

他慢慢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率,又通過這樣的方式,對自己的性格,脾氣進行了反省,找出了一堆壞毛病。

接下來,就是改。

當他意識到與人吵架不對,他立馬就去道歉。

至于巧言令色,他也是提高警惕,每次與人聊天,他都記錄聊了什麼,一旦虛偽冒出頭,就開始嚴厲譴責自己。

他好色,一旦發現自己動了色心,他就立刻記下來。

有時候,實在忍不住,他就罵自己禽獸。

曾國藩愛抽煙,但他決定,要戒煙。

可是決定戒煙第二天,曾國藩煙癮犯了,寢食難安。

然而,不管多難,他都堅持下來了。

要破除舊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每一次對舊習的破除,都是對新生的迎接。

可是你每破除一個舊習,就離更好的自己更近一步。

06

戒煙成功后,曾國藩引以為豪。

可是,人生之路上,比戒煙更難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曾國藩發現,戒煙居然是他脫胎換骨中最容易的事情。

在他做圣人的路上,最難的事情,就是要改變性格深處的缺陷。

這就很難,因為性格根植于本性之中,轉而指導我們的人生。

很多根深蒂固的壞毛病,不是一月兩月就能改變的,而是要一輩子才能慢慢化解,并且需要時刻警醒。

但通過一番努力,曾國藩在做人做自己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他的仕途,也步步高升。

1840年,翰林院檢討。

1843年,升為翰林院侍講。

1847年,升為內閣學士。

1849年,升為禮部右侍郎。

十年七遷,連躍10級。

官場得意,曾國藩也沒忘記自己做人的目標,他給自己定下了十二條做人的軍規,必須遵守,其中有幾條是這樣的:

每日靜坐,體驗本體仁心。

黎明即起,不賴床。

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謹言慎行,刻刻留心。

每日讀書后,寫讀書感悟。

曾國藩官越做越大,也深得皇帝賞識。

但手握實權,曾國藩也漸漸發現了朝廷的腐敗無能,他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無益于國計民生,他想辭官回家。

他想為民做事,可朝廷得過且過,茍且偷安,當官的一個個都在混日子。

1850年,道光皇帝去世咸豐登基了。

這一年,曾國藩39歲。

新帝登基,表現得頗有雄心壯志,曾國藩覺得,他終于等到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了。

于是,曾國藩大膽提出,當今朝廷,缺乏人才,現有的官員根本不干事,所以曾國藩說,必須想辦法培養人才,才能應對復雜的國家形式。

他還具體提出了幾條建議。

咸豐看了之后,對曾國藩大加贊賞,曾國藩也有了更多的動力。

然而,這位新皇帝,雖然有雄心,卻沒有雄才,換句話說,很多事情他只是看看而已,根本沒有實際的行動,又剛愎自用,難成大事。

曾國藩大失所望。

他干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上了一道奏疏,將這位皇帝臭罵一頓。

他批評得爽了,可皇帝不爽了。

此前,他就已經得罪了幾乎所有官員。

于是,在京城,曾國藩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那一類官員。

他想回家,可是連路費都沒有。

直到1852年,他才找到機會離開京城。

他在京城,是一個傳奇,他離開京城,卻是他另一個傳奇的開始。

07

曾國藩離開京城沒多久,母親就去世了。

曾國藩回家奔喪,喪事處理完后,曾國藩遣散了仆人,親自打掃干凈一間房間,他決定,靜下心來好好讀書。

在京十幾年,當官太累了。

他也看明白了一件事,在如今的大環境下,他做不了什麼大事,他想在家治學,成為一個圣賢。

然而,這個時候,朝廷又想起了曾國藩,讓他出山操練民兵,保家衛國。

這個時候,太平軍起義,清政府危機四伏。

曾國藩想拒絕,可是朋友告訴他,這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他心動了。

剛上任,他就對地方進行整頓,除暴安良。

他還成立了一個「大團」,也就是湘軍的前身。

亂世當用重典,對于土匪強盜,曾國藩手段殘忍,他的鐵腕和殘忍令人吃驚。

出山幾個月后,「曾屠戶」「曾剃頭」等綽號流傳開來,官員們更加討厭他了。

曾國藩想好好練兵,可是他的做法,讓那些懶散慣了的兵痞大為惱火,他們包圍了曾國藩,將他痛揍一頓,差點就命喪黃泉。

曾國藩一聲不吭,硬生生忍了下來: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

這個地方是不能待了,曾國藩決定,帶著自己的「大團」離開。

他以為自己是做了好事的,可是他離開的時候,不僅官員們高興不已,就連老百姓都張燈結彩,表示慶祝。

克服了一切困難之后,他開始招兵買馬,大肆操練軍隊。

一年后,曾國藩建立了一支一萬多人的軍隊,就是「湘軍」。

1854年,曾國藩率軍出戰,大敗。

他羞憤不已,羞憤自盡,幸而未死,但也因此成了整個朝廷的笑話。

這對曾國藩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他不是一般人,心堅志強,很快就從失敗的痛苦中走了出來。

此后,他穩扎穩打,取得了諸多的勝利。

可是在1854年9月,曾國藩遇見了一個可怕的對手,就是石達開。

曾國藩步步為營,穩扎穩打。

石達開堅守不出,等到曾國藩疲勞休息,就率軍偷襲。

最終,曾國藩大敗,差點成了俘虜。

曾國藩再次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屋漏偏逢連夜雨,父親又在此時去世,曾國藩再次回家奔喪。

人,是慢慢成為自己的,只要在人生途中不斷靠近自己,接近目標,終有一天我們會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08

曾國藩回家守喪,太平軍氣勢如虹,朝廷沒有可用的人,又想到了曾國藩,讓曾國藩出山平亂。

可是這一次,曾國藩沒有直接答應,而是提了一個條件,出山可以,但必須給我實權,不然就在家守孝。

咸豐皇帝一聽,大怒,那你就在家守孝吧。

這一年,曾國藩47歲,徹底成了一個閑人。

他在家反思自己的前半生,他發現,自己做人還是很有問題,所以才讓自己舉步維艱,他決定,要改。

一定要克服內心的弱點。

他反省出主要的缺點有兩個:

第一,不夠謙虛。

第二,不夠圓滑。

再講得仔細一點就是,還是愛好虛名,喜歡論人是非,做事有始無終,待人接物傲慢懈怠。

問題找到了,那就改。

他給自己寫了一句話:

丈夫當死中圖生,禍中求福;

古人有困而修德,窮而著書。

他決定,好好修身養性,提高自身修養,爭取做事平心靜氣,更好地考慮他人心里,站在他人立場想問題,對人多贊美。

他大量閱讀,不僅讀儒家經典,還讀老莊典籍。

兩年后,曾國藩徹底變了一個人。

面對太平軍,朝廷無可用之人,再次請曾國藩出山,這一次,他沒提要求,感恩戴德地答應了。

曾國藩的朋友們也驚訝地發現,曾國藩不是以前的曾國藩了,他變得讓人喜歡了。

那些當官的人說,曾國藩懂事了,成熟了。

兩年時間,曾國藩完成了自己脫胎換骨的變化。

人,是在自我改造中完成的。

但改造自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要直面自己最不好的地方。

09

越優秀的人,越容易發現自身的不足,越懂得持守。

曾國藩變了,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更加嚴格了。

他堅持寫日記,而且是當成一件大事來做。

他領兵打仗,穩扎穩打,一切以穩為主。

這樣的方式,很笨,很慢。

但就是這樣的方式,讓他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他甚至說,按照這樣的方式,可平天下。

1861年,曾國藩攻克安慶,督辦四省,成了真正的封疆大吏。

1862年,任兩江總督,功蓋天下。

1864年,攻克天京,平了太平天國之亂。

又笨又慢,但平了天下。

權力越來越大,來巴結送禮的人也越來越多,曾國藩就制定了一個收禮的原則,他避重就輕,能拒絕的,一定要拒絕。實在拒絕不了,就從中挑一兩樣最不值錢的。

一句話,大禮堅決不收。

不僅他自己,他也給身邊的人提了要求,不得以權謀私,不得欺壓弱小。

眼見洋人虎視眈眈,曾國藩憂心忡忡,他興辦洋務,鼓勵各地積極開辦工廠,建立自己的軍工廠,自給自足,而不能依靠從洋人那里購買武器。

這是一種先見之明,但受限于時代,曾國藩看不到更多的東西,但也在自己的能力和認知范圍中,盡了最大的努力,他建議朝廷派遣留學生,希望他們將先進的技術帶回來。

1870年,天津教案發生,已經疾病纏身的曾國藩前去處理。

此時的他,一只眼睛已經失明,但他心里很明亮,知道這個案子如果處理不好,會出大問題。

所以,臨行之前,他連遺書都寫好了。

他對身邊的人說:

死是很容易的,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一切責任都不必承擔,從這點而言,我希望現在就死。活著,就要負責,為自己負責,為朝廷負責。

可他還沒死,就得繼續負責。

天津教案還未處理完,舉國就一片謾罵,曾國藩被迫離開,他推薦李鴻章處理此案。

1872年,曾國藩去世。

臨終之前,他對李鴻章說:

數十年辦事之難,難在人心不正,世風不淳,而要正人心,淳世風,需要依賴一二英雄人物開天辟地,後來者應和。

他死后幾十年,他說的那些開天辟地的英雄人物,才終于到來,改變了這個混亂的世界。

相對于整個時代而言,個人的力量,既渺小又偉大,渺小在于他終究無力改變時代趨勢,但偉大又在于,一個人無論身處在什麼樣的時代,都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永遠選擇做一個更好的人。

10

曾國藩的故事講完了。

天賦決定了一個人走得有多快,但努力和毅力,決定了一個人最終能走多遠。

《中庸》里有這樣一句話:

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人生在這世間,上天要給我們什麼樣的皮囊,給我們什麼樣的頭腦,我們沒法選擇,但有一點,我們始終可以自己選擇,那就是我們怎樣對待自己,我們怎樣努力,我們想把自己塑造成什麼樣的人。

所以,人要做的,不是抱怨自己不夠聰明,也不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時,而是努力去改造自己,去成為自己,將自己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不要忘了,最終決定你是什麼樣子的,是你的努力和選擇。

baby被冷水澆臉,眼窩處的雙眼皮貼被沖掉,露出素顏看傻全場人,網:整沒整容很明顯
2023/07/26
李小璐年輕時照片曝光,比整容后漂亮一百倍,怪不得當初那麼紅
2023/07/26
「蜜桃臀」算啥,昆凌的「栗子臀」才叫驚艷,難怪被周董寵成公主
2023/07/26
劉亦菲自己都想刪除的8張尷尬照,網友:得罪了造型師
2023/07/26
49歲鄭秀文「瘦得沒有肉」,一襲緞面裙卻能凹出「S身材」,闊太氣質根本藏不住
2023/07/26
娛樂圈頂級骨相美人,只服這9位,無一例外驚艷了一整個時代
2023/07/26
劉德華妻女迪士尼游玩!朱麗倩打扮樸素「素顏出鏡」,10歲女兒身高已超媽媽肩,網友:和爸爸劉德華長相十分相似
2023/07/26
「影壇大哥」萬梓良,落魄到去商演,為何卻還拒絕周星馳的好意?
2023/07/26
48歲林志玲同框29歲昆凌,她風情嫵媚美成貴婦,合照不輸天王嫂,網友:昆凌看起來好嬌羞
2023/07/26
5個版本的黃飛鴻,李連杰只能排第二,最后一位至今無人能超越
2023/07/26
有種基因叫曾志偉的四個兒女,本以為很一般,沒想到卻一個比一個驚艷
2023/07/26
香港男星轉行做按摩師!逆境下投資6位數開店,加入TVB22年不受捧
2023/07/26
她才是真正的「豪門殺手」,44歲依舊如花似玉,李嘉欣都自愧不如
2023/07/26
張馨予放肆秀身材!雖然裙子是「透肉」的,卻引網友一致好評:毫不低俗
2023/07/25
當女星展現美背殺:楊冪楚楚可憐,趙麗穎甜美知性,馮提莫太撩人
2023/07/25
38歲陳妍希時隔多年再扮古裝!五官精致靈氣逼人,被網友熱議:以前是得罪了造型師
2023/07/25
楊冪時隔8年再演清宮戲,這回扮「令妃」,傾城絕世,網友:這是令妃最美的樣子
2023/07/25
郭晶晶貝嫂合影被翻出,氣質差距太大惹爭議,網友:不在一個檔次
2023/07/25
娛樂圈6位「少數民族」美人:長相靈動,氣質出眾,有人讓人意想不到!
2023/07/25
本以為吳謹言扮演的「魏瓔珞」夠美了!當看到她的古裝照,這才是絕版的古典美人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