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給你的孩子講過「狼來了」的故事?
有沒有時候會有這樣的場景,寶寶正在天馬行空的描述一件并沒有發生的事情的時候,你會隨口對他/她問一句:真的嗎?也許你這樣簡單的引導和回應,正降低了家長的信任度。
請在孩子6歲以前都盡量不要講帶有懷疑性質的問句,因為在他們的眼里,這時候,還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撒謊。
記得曾經有一幕發生在我面前,至今記憶猶新。兩個孩子Z和S在玩耍,家長們在忙碌。這時候的兩個孩子都已經能夠獨立玩耍,家長們聚在一起,也很難得的在一起聊聊天。
正在這時,其中孩子Z大哭了起來。孩子S的家長跑了過來,由于之前經常是孩子S欺負孩子Z,此次孩子S的家長也毫無疑問的判斷:孩子S欺負了孩子Z,便開口大喊:「你干嘛了,又欺負姐姐了是不是?都跟你說了.
.....」孩子S的家長訓了孩子S一頓。孩子S很委屈的號啕大哭,說:「是她先打我的!」可是家長們并沒有相信,轉過來問了孩子Z。孩子Z也很誠實的說:「是的,我先動的手。」這時,孩子S的家長才低下聲音,對孩子S說:「那好,是媽媽錯怪你了。對不起。」
晚上的時候,孩子S想起來白天發生的事,非常委屈。這時候,孩子S媽媽給她講了一個「狼來了」的故事。講完了,很晚了,孩子就這樣睡著了。就這樣,事情過去了三四天。所有人都以為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就當孩子S還在講述她腦海里編織的事情的時候,媽媽隨口問了一句:「真的嗎?」頓時,孩子S開始大哭,一邊哭一邊跟爸爸說:「媽媽就是不相信我!」哭的很委屈很委屈。
這時,媽媽才明白了一個道理,孩子是多麼盼望著得到家長的肯定與信任。家長的任何懷疑,都是對他們莫大的傷害。所以,收起大人那已經被各種事態磨礪過的心懷,拒絕用懷疑的眼神或口吻跟孩子們對話。
如何給他們最大的信任與肯定,將會是一門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教育課。要給孩子充分的信任空間,對事件、語言、行為的判斷,都要基于信任你的孩子的基礎之上,給他們一個最合理的處理方式。這樣,孩子不僅會有安全感,而且,也會學會理性的判斷事物。
責任編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